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,作文库欢迎您!
当前位置:首页 > > 作文 > > 观后感 >

2023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

2023-02-13 19:00:09观后感访问手机版108

第一篇:2023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

2月4日晚,央视综合频道播出《典籍里的中国》之《越绝书》。节目用生动形象的视角,讲述了广为人知的越王勾践的故事,解读了勾践身上顽强坚韧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。为了越国百姓,为了天下大义,勾践忍辱负重,卧薪尝胆,含辛茹苦,历经磨难和凌辱,终于在最后打败了吴王夫差,做了吴和越的王。

《越绝书》是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,又名《越绝书》。该书杂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的史实,上溯夏禹,下迄两汉,旁及诸侯列国,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天文、地理、历法、语言等多有涉及。《越绝书》开创了专史先例,也是地方志史书的先导。《越绝书》同时也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书籍,文笔纵横,很有特色。

习近平总书记为大型历史文献丛书《复兴文库》作序指出:“修史立典,存史启智,以文化人,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。”修史立典,就是记录历史、树立典范,使后人以史为镜,用为参照,有所为有所不为。存史启智,就是要完整保存好党史国史,并从中汲取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思想伟力和智慧之光。以文化人,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中国声音,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同时,向世界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,让世界了解中国,让中国走向世界;用“以史为鉴、察往知来”明确史志功能。

历史是一面镜子,它照亮现实,也照亮未来。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学习历史、研究历史,掌握历史发展规律,汲取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,就可以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,找准发展方向,确保党的事业永葆青春、中华民族长盛不衰。来源 wwW.ZUowEnbA.nET

在迈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,我们要还原历史本原,弄清楚我们成功的根本原因,找准未来的成功之路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、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我们要准确把握党的百年历史和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发展规律,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动摇,坚定强国梦和复兴梦不动摇,坚守初心使命不动摇,守正创新,踔厉前行,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。

观看《典籍里的中国》之《越绝书》,深深感到:作为一名史志工作者,要有“以史为鉴、察往知来”的使命担当。

一是充分认识史志事业的重要性。史志事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,不是像有的人调侃那样,“编编书,喝喝茶,轻松得很”。要切实履行“修史立典,存史启智,以文化人”史志工作职责,结合史志事业十四五规划,以高标准、严要求推动史志事业发展。

二是编纂好地方党史、地方史。地方党史、地方史是党史、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党史、国史的重要印证和生动实践。要真实准确记录地方党史、地方历史。

三是深化资政辅治。向领导和相关部门赠送地方史志书籍,让他们了解当地历史发展脉络和具有的发展优势,便于他们准确把握地情,因地制宜、审时度势推动当地发展。提早调研,及时提出资政建议,为重大决策提供历史论证和历史参考。

四是提高地方文化资源教育功效。协同宣传、文旅等部门,做好红色文化资源、历史文化资源普查,摸清家底。积极争取,通过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党史教育基地,打造出党史、地方志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历史教育基地,夯实“以文化人”的基础,通过参观见学、实地研学等方式,更好发挥教化育人作用。

五是合力推进地方党史、地方史宣传。组织撰写地方党史、地方历史专题文章、编纂专题书籍,让地方党史、地方史走进大众心里,找准爱党、爱国的起点——爱家乡。拓展传播方式,通过与传统媒体、现代传媒合作,搭建起地方党史、地方史立体宣传平台,多形式、多渠道传播地方党史、地方史。这样才能热爱历史,热衷工作,干得有意义,学得有热情,把史志工作做细做好做精。

第二篇:2023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

“一方之志,始于‘越绝’”。《越绝书》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,被明万历《绍兴府志》评价为“地志祖”,全书记载展现了春秋末年吴越地区历史文化。书名“越绝”,“越”是越国,而“绝”这个字却有很多种解释。书中第一篇编者序文中提到:“绝者,绝也,谓句践时也。”亦是“空前绝后”,亦是“不可断绝”。

而另一本也是记述春秋战国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《吴越春秋》,与《越绝书》相比存在异同,两本书记载的内容均为吴越争霸的历史,但《越绝书》主要贬吴扬越,各篇独立,而《吴越春秋》则是贬越扬吴,前后各篇关联性强。

《典籍里的中国》以舞台戏剧的方式,再现了《越绝书》中“吴越争霸”的部分,越王勾践忍辱三年,在会稽山细数自己的三大罪,并率领百姓向先祖大禹立誓“绝地反击”的场景,引得观众沉浸其中。将《越绝书》中枯燥无味又难以理解的文字通过实景演绎,更能使观众快速准确地去了解书中的历史。这种再现方式对各级地方部门如何讲好方志故事,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。

不忘来路,方能明知去处。地方史志典籍,历来是中华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、挖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,从最早关于越地记载的史志之一的《越绝书》,到浙江省志修撰的最新成果《浙江通志》,中华地方历史的研究赓续不断,愈加齐备详实。作为地方志部门的一员,有义务也有责任将地方史志记录好,挖掘更多有意义的史料,为城市建设与文化融合增添依据。

第三篇:2023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

2月4日晚,央视综合频道播出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第二季的第五部典籍《越绝书》,将我国方志文化呈现在观众眼前,引起广泛关注。

“一方之志,始于《越绝》”,《越绝书》,又名《越绝记》,共15卷,是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。该书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,上溯夏禹,下迄两汉,旁及诸侯列国,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天文、地理、历法、语言等多有涉及。

西南地区有地方志著作《华阳国志》(又名《华阳国记》),是由东晋时期成汉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(348年—354年)的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、地理、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。全书分巴志,汉中志,蜀志,南中志,公孙述、刘二牧志,刘先主志,刘后主志,大同志,李特、李雄、李期、李寿、李势志,先贤士女总赞,后贤志,序志并士女目录等,共12卷,约11万字。

长期以来,《华阳国志》被誉为中国古代现存最完整的志书。洪亮吉认为,此书与《越绝书》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。

“治天下者以史为鉴,治郡邑者以志为鉴。”当今时代对于地方志的研究,为了解古代地方历史文化、民俗风俗、山川风貌,提供了详实史料。这得益于《越绝书》和《华阳国志》作为中国早期地方志书,对于古代地区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地理、物产资源、生态、民族、文化等多方面的记载,其成果对于今人研究当地社会发展、探究经济发展规律等诸多研究领域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参考价值。

作为地方志工作者,向内我们应肩负起“存史、育人、资政”的责任,挖掘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。同时要脚踏实地为明天收藏好记录好今天,切实实现志书编修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。修志一事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正是有袁康、吴平、常璩、杨慎这样的方志大家兢兢业业书写整理志书,中华五千年文脉才得以延续,今人才能从这浩如烟海的史料志书中掀开一点历史的书角,得以一窥古人的生活。

作为地方志工作者,向外我们应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利用好地方志这一重要载体,讲好地方故事,讲好中国故事,传承中国文化,赓续华夏文脉。《典籍里的中国》就是一次新的尝试,互联网媒介是当代必不可少的工具,地方志部门应重视互联网的传播力量,通过不同的活动,从不同维度打造更多的“出圈”内容,利用多样化的传播形式,让故纸堆“活”起来。讲好中国故事不一定非要用中国故事,对于不同的年龄层,我们可将方志文化融入不同的层面:游戏、动画、快闪活动、剧本杀、巡展、讲座等,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值得弘扬的精神内核,以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。

第四篇:2023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

元宵前夜,央视综合频道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《典籍里的中国》之《越绝书》节目,主持人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、主任崔唯航,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,《浙江通志》副总纂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颜越虎,共同解读《越绝书》所蕴含的古老智慧和深刻思想。“当代读书人”、著名央视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与明代史学家、方志学家杨慎(著名演员刘佩琦饰演)共同品读中华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,领略中华方志的魅力。

节目开场戏以“清华简”为引子,由此带领观众在学者们的研讨、分析中走进这部“奇书”、“绝书”。节目提纲挈领,深入浅出,通过专家的解读、故事片断的演绎,向人们展示了那段金戈铁马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。令观众大有身临其境之感。

地方志,是“一方的古今总览”,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之一。节目中的介绍告诉我们:一方之志,始于“越绝”。《越绝书》是一部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,又名《越绝记》,全书分为内经、内传、外传三大部分,共15卷19篇。其开篇就说:“越者,国之氏也。绝者,绝也,谓勾践时也。”《越绝书》主要围绕吴、越两个地区,越王勾践这一个时期所进行的一些历史记载。它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的史实,上溯夏禹时代,下到东汉初年,旁及诸侯列国,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天文、地理、历法、语言等多有所涉及,因此被学者誉为“地方志之鼻祖”。

《越绝书》内容极其广泛丰富。它详细记载了吴越交战、越王勾践生聚教训,最后兴越灭吴,逐鹿中原的经过,内容涉及兵法、权谋等,被有的学者称为“复仇之书”。同时,此书还注意突出吴、越两国不同的地域特征,如书中《吴地传》与《地传》两篇,详尽地记述了吴越两国的山川、河流、城池、道路、陵墓、宫殿,以及农田水利、季节变化、土地利用、粮食丰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,因此被有些学者尊为中国地方志之鼻祖。《越绝书》不仅是浙江最早的地方志,也是国内现存的最古老的地方志。此书还保存了先秦时期许多珍贵的思想史资料。其意义十分重要。

《越绝书》是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。它所记载的内容,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、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。其中有些记述,不见于现存其他典籍文献,而为此书所独详;有些记述,则可与其他典籍文献互为发明,彼此印证,因而向来为学者所重视。在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,曾有不少人,从不同角度、在不同程度上利用越绝书,来考察中国古代史、中国文学史、中国民族史、汉语语言学史、中国历史地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,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。这说明此书对于以上诸学科的研究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崔唯航在节目中指出,《越绝书》中记载说,勾践为了一雪前耻,发展农业,发展经济。因为只有人民富了,国家才能安定;只有国家安定了,才能抵御外辱,这也是民本思想的体现。这种克己自励、以民为本、躬行仁义的精神,为《越绝书》作者所颂扬。千年之后,依然熠熠生辉。这种观点,也应当是今天我们这些史志工作者奉行和尊崇的,把我们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记录下来,鼓舞后人团结奋斗,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
在越王勾践的生命中,不仅有激励着他的先祖大禹,帮他出谋划策的范蠡、文种、子贡等,还有一生的对手——吴王夫差。从为保存越国决定向吴王夫差投降,到灭吴称霸、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,勾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,诠释了何谓“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”。演员通过节目戏剧舞台的演绎,“吴越争霸”的历史卷轴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,令人热血沸腾,澎湃的新潮久久不能平静。

在《越绝书》中,还记载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。其中,西施“美人计”的故事、勾践卧薪尝胆、励精图治复仇的故事、欧冶子、干将铸剑的故事,等等。当屏幕上展现这些故事的时候,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京剧《西施》舞台演出的境况,梅兰芳大师及其传人那甜美的[南梆子]唱腔犹言在耳:想当年苎萝村春风吹遍,每日里浣纱去何等清闲。偶遇那范大夫溪边相见,他劝我家国事以报仇为先……这出戏首演于1923年,为了丰富乐队的表现力,梅兰芳首创了在此剧的伴奏乐器中加入二胡。1961年,中国评剧院根据勾践“卧薪尝胆”的故事创编了评剧《钟离剑》,描写了越王勾践如何在国破为奴的屈辱中卧薪尝胆,与越国百姓一同重整山河、复邦兴国的那段历史。评剧“魏派”花脸创始人魏荣元那雄浑厚重的演唱会令你心潮澎湃:匹夫之志不可夺,这朽木焉能渡长河。十万雄兵如蝼蚁,怎动我寒山雪岭万丈巍峨。钟离一生多磊落,满腔热血报家国……

撒贝宁与杨慎的对话颇有见地,耐人寻味。《越绝书》中的“三绝”:子贡游说五国,存鲁、乱齐、破吴、强晋、霸越,改写了五国形势,此为越绝第一“绝”。这一“绝”称赞的是子贡尊天道、行仁义、察人性、观时势,不费一兵一卒,搅动五国风云绝世智谋。勾践作为东陲海滨之君,转死为生,以败为成,贵其始微,终能以霸,此为越绝第二“绝”。这一“绝”赞扬的是勾践卧薪尝胆,以三千越甲绝地反击,成就一番霸业。勾践灭吴后,抑强扶弱,绝恶反之于善,使“中国侵伐因斯衰止”,此为越绝第三“绝”。这一“绝”赞颂的是勾践尊事周室、安定天下,断绝战乱不义。

节目还解读了关于本书作者的话题。《越绝书》的作者,众说纷纭,其中影响最大的说法是明代学者杨慎提出的,他认为其作者是东汉年间的袁康、吴平,这一说法得到了明代及后世许多学者的赞同。《浙江通志》副总纂颜越虎介绍说:“杨慎这个说法,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同。在清代乾隆年间编纂《四库全书》的时候,就采纳了杨慎的这个说法。当然,现在更多的学者认为,《越绝书》不是一时一地编成的,而是从春秋末期或者战国时期开始,不断地有人在增添它的内容,一直到东汉的袁康、吴平,他们最终把它增、删、改定的。”由此看来,警醒后人的各类史志书籍体现了一代又一代史官和史志人的心血,同时也承载着史志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。

国有史,地有志,家有谱。作为新时期的史志人,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,利用好地方志这一重要载体,讲好本地故事,要真实准确地记载好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,为后世提供凝聚着前人的知识、经验和智慧的宝贵经验,把方志文化薪火相传、绵延不绝地传承下去,赓续华夏文脉,使之不断发扬光大。

第五篇:2023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

2月4日晚,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第二季第5期开播。节目中,《越绝书》被搬上电视屏幕。节目以“当代读书人”撒贝宁与明代史学家、方志学家杨慎的对话为线索,引导大家共同品读中华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《越绝书》,领略中华方志的魅力。

历史承载千年文明,志书绵延一方文化。正是绵延不绝的地方志,让我们在千年之后还能对吴越争霸的时代津津乐道,还让我们对越王勾践的传奇人生如数家珍。在越王勾践的生命中,有激励他的先祖大禹,有帮他出谋划策的传奇谋事范蠡、文种、子贡等,有宿命的对手—吴王夫差,还有传奇的美人—西施。从为保存越国向夫差投降,到灭吴称霸,一跃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,其“苦心人、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”的知难而上、发愤图强的精神,一直鼓舞和激励着中国人。

作为地方志工作者,看到古代方志的现代演绎,感到备受鼓舞。新时代的方志,不仅坚持传统,存史育人资政,还不断创新,寻求在更广更新的舞台展示自己、推广自己,引导更多的群体关注中国方志,了解方志魅力,从方志中汲取历史智慧。因为中国方志参与构建着独特悠远的中华文明,也连接者中华民族的历史、当下与未来。